提示:本文不是教程,而是对闭合浮动元素的方法在某个特定情况下的现象的讨论,涉及float、clear、overflow、:after等知识,新手勿入。
float属性在页面排版上非常有用,但是也带来很多问题。最常见的就是浮动元素的闭合问题。
如果一个没有设定高度的不浮动元素的子元
提示:本文不是教程,而是对闭合浮动元素的方法在某个特定情况下的现象的讨论,涉及float、clear、overflow、:after等知识,新手勿入。
float属性在页面排版上非常有用,但是也带来很多问题。最常见的就是浮动元素的闭合问题。 如果一个没有设定高度的不浮动元素的子元素浮动,则该元素的高度不会包括浮动子元素的高度,而只会包含其内部不浮动元素的高度,因为浮动元素不属于常规流向,它脱离了文档流。因此如果要元素能够自动包含浮动子元素,则需要闭合浮动元素。 目前比较常用的有3种方法:
利用浮动子元素后的元素清除浮动(包括添加1个空的元素以清除浮动)。
使用:after伪元素,在元素最后插入清除。
为元素设定overflow属性除“visible”之外的值。
还有1个方法可以使元素自适应高度:
浮动元素,浮动的元素会包含浮动的后代元素。
下列代码,其显示如图1所示。
提示:所列代码只是关键代码,完整代码请查看示例页面。
CSS:
2008101719174968777801.gif
p,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div{...}{
2008101719174984377804.gif
margin:5px;
2008101719174990677805.gif
}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wrap{...}{ width:440px; margin:10px; clear:both; } .div1,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div2p{...}{ float:left; width:80px; margin:8px; display:inline; }
XHTML:
<divclass="wrap"> <divclass="div1">div1,浮动</div> <divclass="div2"> <pclass="div2p">div2内p1</p> <pclass="div2p">div2内p2</p> <pclass="div2p3">div2内p3,不浮动</p> </div> <divclass="div3">div3,不浮动</div> </div>
提示:截图是Firefox2.0(以下简称FF)中的效果,如无特殊声明,则表示在WindowsIE7.0(以下简称IE)、Opera9.2(以下简称Op)、Safari3.0(以下简称Sa)中效果相同。
图1:浮动元素与子元素浮动的元素
如果对.div2p增加CSS: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div2p{...}{ ...... clear:left; }
由于“clear:left”含义为:不允许本元素左边有浮动框,而div1也是浮动元素,因此,p1和p2下移到了div1的下面,如图2所示。 图2:不浮动的元素内的浮动子元素设定“clear:left”后的效果
而在IE中,整个div2都将下移到div1下,如图3所示。 图3:不浮动的元素内的浮动子元素设定“clear:left”后IE的显示
由图3可以发现,虽然在图1中IE正确地显示了溢出的元素,但是,对于出发了layout的wrap,IE仍旧会扩展最外层的高度,以容纳浮动元素。
闭合浮动元素方法1 此时,div2的高度只包括其内未浮动元素的高度,因此使用第1种方法闭合浮动元素,为浮动元素后面的元素p3设定clear属性: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div2p3{...}{ clear:left; }
此时显示如图4所示,在IE中如图5所示。 图4:p3清除浮动后的效果
图5:p3清除浮动后IE内的效果
(啊!伟大的IE,居然多出来与div2的margin一样多的间隙。==b) 此时如果为div2增加左边距(原设定为margin:5px):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div2{...}{ ...... margin-left:120px; }
则显示如图6所示,在IE中如图7所示。 图6:增加左边距后的效果
图7:p增加左边距后IE内的效果
至此的效果,是左右2栏布局常用的方法,左栏固定宽度,右栏不设定宽度以求能自适应。
闭合浮动元素方法2 尝试方法2,利用:after清除浮动: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div2:after{...}{ content:"."; display:block; height:0; clear:both; visibility:hidden; }
显示效果如图8所示。(IE不支持,不用试了。==b) 图8:使用:after清除浮动
可以看到div2内的p3没有清除浮动,位置仍在div2的顶端。 增加div2的左边距,显示如图9所示。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div2{...}{ margin-left:120px; }
图9:增加div2的左边距
由此可见使用:after清除浮动,不适合于浮动元素后面还有不浮动元素的情况。 闭合浮动元素方法3 尝试方法3,使用overflow属性: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4973477802.gif) .div2{...}{ overflow:auto;
![](https://www.jb51.net/files.jb51.net/file_images/css/20081017191750484778015.gif) height:100%;/**//*针对ie6*/ }
此时,最热闹的情况出现了: 图10:FF的效果
图11:Op和Sa的效果
图12:IE的效果(注:如果用IE6,效果也不一样,== |